易道日记易道日记

王付肺寒证用方:荆防败毒散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

王付肺寒证用方:荆防败毒散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.jpg

根据方药组成及用量的配伍特点,运用荆防败毒散可辨治肺寒痰湿证、风寒感冒实证、经络风寒证;辨治要点是咳嗽,无汗,舌质淡、苔白腻,脉浮或正常;另外,运用荆防败毒散辨治肺部症状、头部症状,以荆防败毒散为基础方,常常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。

【组成】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茯苓 荆芥 防风 桔梗 川芎 各一钱五分(各5 g) 甘草 五分 (2 g)

【用法】水煎服。用汤剂可在原方用量基础上加大1倍。

【功效】发汗解表,祛风胜湿。

1.辨治感冒、流行性感冒、免疫能力低下,以及原因不明发热属于风寒表实证,以无汗、口淡不渴为基本特征。

【适用病证】

主要症状:发热,恶寒,头痛。

辨证要点:无汗,胸闷,舌质淡、苔白腻,脉浮。

可能伴随的症状:身体疼痛,或肌肉疼痛,或身痒,或怕冷,或不思饮食,或鼻塞,或流清稀鼻涕等。

2.辨治支气管炎、支气管肺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间质性肺疾病等属

于肺寒痰湿证,以咳嗽、无汗、口淡不渴为基本特征。

【适用病证】

主要症状:咳嗽,痰多色白。

辨证要点:无汗,舌质淡、苔白腻,脉浮。

可能伴随的症状:气喘,或胸闷,或发热,或鼻塞,或头痛,或大便不调等。

3.辨治神经性头痛、血管性头痛、三叉神经痛、肌肉疼痛、关节疼痛属于经络风寒证,以头痛或肌肉疼痛、无汗、口淡不渴为基本特征。

【适用病证】

主要症状:头痛,或肌肉疼痛。

辨证要点:无汗,头沉,舌质淡、苔白腻,脉浮或紧。

可能伴随的症状:身体疼痛,关节疼痛,或手足不温,或发热,或肌肉酸困等。

【解读方药】方中用辛温药有4味,荆芥偏于辛燥,防风偏于辛润,羌活偏于祛一身在上风寒湿,独活偏于祛一身在下风寒湿;理气药2味,柴胡偏于升举,枳壳偏于降泄;益气药2味,茯苓偏于渗利,甘草偏于生津;化痰止咳药2味,桔梗偏于宣肺,前胡偏于降肺;川芎理血行气。又,方中用辛温药配伍理气药,宣畅气机;辛温药配伍益气药,补益肺卫;辛温药配伍化痰药,治痰郁于肺;化痰药配伍活血药,以治痰瘀阻滞;益气药配伍化痰药,治痰气郁滞,方药相互作用,以发汗解表,祛风胜湿,宣降肺气为主。

【配伍用药】若咳嗽甚者,加大前胡、桔梗用量,再加杏仁,以宣降止咳;若气喘甚者,加麻黄、杏仁,以宣降平喘;若痰多甚者,加大桔梗、茯苓用量,以健脾燥湿,宣降肺气;若胸闷甚者,加大枳壳、柴胡用量,以升降气机;若关节疼痛甚者,加大独活、羌活用量,以辛散通经止痛;若肌肉酸痛甚者,加大羌活、独活、川芎用量,以通络胜湿,行气活血;若不思饮食者,加大枳壳用量,再加生山楂,以消食和胃;若痰多者,加大前胡、桔梗、茯苓用量,以宣降渗利化痰等。
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易道日记 » 王付肺寒证用方:荆防败毒散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
分享到: 更多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