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用杏苏散并根据方药组成及用量的配伍特点,可以辨治凉燥伤肺证;辨治要点是无汗,口干不欲饮水,舌质淡且燥、苔薄白,脉浮或正常。另外,运用杏苏散最好能与麻黄汤合方,常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。
【组成】苏叶(9 g) 杏仁(9 g) 生姜 桔梗 半夏(各6 g) 甘草(3 g) 前胡 茯苓(各9 g) 橘皮 枳壳(各6 g) 大枣(2枚)(原方未注用量)
【用法】水煎服。
【功效】轻宣凉燥,理肺化痰。
辨治上呼吸道感染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凉燥伤肺证,以咳嗽、口干不欲饮水为基本特征。
【适用病证】
主要症状:咳嗽,咽干。
辨证要点:痰稀,口干不欲饮水,舌质淡、苔薄白,脉浮或浮紧。
可能伴随的症状:咽干口燥,或干咳无痰,或咽痒,或鼻塞,或头痛,或发热,或恶寒等。
【解读方药】方中用辛温发散药2味,苏叶偏于行气,生姜偏于温中;化痰药5味,桔梗、前胡偏于宣肺,杏仁、半夏偏于降肺,茯苓偏于健脾渗湿;理气药2味,陈皮偏于行散,枳壳偏于降泄;益气药2味,甘草偏于和中,大枣偏于生血。又,方中用辛温药伍化痰药,以治痰蕴于肺;辛散药配伍益气药,以治肺气虚弱;化痰药配伍理气药,气顺则痰消;宣肺药配伍降肺药,以治肺气上逆;诸药配伍,以奏疏散风寒,轻宣凉燥,理肺化痰之效。
【配伍用药】若头痛甚者,加桂枝、蔓荆子,以通经止痛;若咽干甚者,加玄参、薄荷,以滋利咽喉;若咽痒者,加大桔梗用量,再加薄荷,以利咽止痒;若痰多者,加大半夏、陈皮用量,以燥湿化痰等。